瓊瑤與她對生命的選擇,是一個既讓人惋惜又讓人深思的話題。瓊瑤是華語世界著名作家,她的小說描寫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影響了幾代人,但她晚年的遭遇和選擇卻讓無數人震驚。
在經歷了漫長病痛折磨後,瓊瑤用自己的方式掌控了生命的終點。晚年的瓊瑤罹患多種慢性疾病,身體逐漸衰弱,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同時,她也經歷了與丈夫的漫長告別,還患上了阿茨海默症,逐漸喪失了自理能力和語言功能。
這段經歷對瓊瑤應該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讓她更加堅定地認為,生命不應該以痛苦和折磨的方式收尾。她在遺言中寫道,「我為自己生命做主,是對自己的解脫,也是對家人的釋放。」她選擇自己了結生命,希望不被病痛和無意義的醫療干預束縛。
這是對生命自主權的捍衛還是一種無奈的解脫?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樣的選擇?
下面通過整合醫學和四維健康的理念,從身體、心理、社會和靈性四個維度,探討如何讓老年人的每一個生命階段都充滿尊嚴和意義。
身體健康
我們從身體的健康開始,逐步來解讀如何應對老年人的一些挑戰。
身體健康是一切的基礎,老年人常常面臨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關節炎等的折磨。這些疾病不僅帶來身體的痛苦,還會進一步影響心理狀態。
我曾經接診了一位70多歲的關節炎患者,他因為長期的膝蓋疼痛,幾乎沒有辦法行走。
我們結合針灸、飲食調理和適度運動,進行綜合治療。6個月以後,他就重新恢復了早晨散步的習慣。對他來講,生活的活力又回來了。
美國一項針對298名晚期癌症患者進行的26周隨機臨床試驗發現,針灸和按摩都能減輕患者疼痛,並可以改善患者疲勞、失眠的狀況,提高生活品質。
心理治療
身體上的痛苦可以緩解,但心理上的孤獨感和無力感則比較隱秘。瓊瑤在長期的病痛中感到無助;她的孤獨,不僅源於身體的病痛,更多的來自她對無意義生活的抗拒。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幫助老人走出這種心理陰影呢?
世界衛生組織去年10月的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大約有14%患有精神障礙,最常見的心理健康狀況是憂鬱和焦慮。根據2019年全球健康預估,全球約有超過四分之一的自殺死亡者(27%)是60歲或以上的老年人。
我有一位85歲的患者,她因為丈夫去世陷入了嚴重的抑鬱狀態。通過冥想和團體心理療法,她逐漸接受了伴侶離去的現實,並重新加入到社區活動中。所以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冥想、正念療法和團體治療,都能夠緩解老年人對孤獨和死亡的焦慮。研究發現,對於患有憂鬱、焦慮或者壓力和適應障礙的人,基於正念的團體治療與個人認知行為治療同樣有效。
價值和歸屬感
不過,僅僅緩解心理問題是不夠的。老年人常常感覺自己被遺忘,需要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歸屬感。
其實老年人依然擁有巨大的社會價值,只需要找到合適的平臺來展現。在一次社區活動中,有一位老人分享了他年輕時的奮鬥經歷,不僅激勵了很多年輕人,也讓自己重新找回生命的原本意義。他後來告訴我,這是他人生中比較閃耀的一刻。
因此,通過參與社區活動、志願服務,甚至簡單的家庭聚會,老年人可以重新建立與社會的連繫,而這種歸屬感能大大提升他們的生活滿意度。
安寧療護
安寧療護也叫臨終關懷,可以減輕人臨終時身體和情感上的痛苦,讓人專注於當下的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每個人最終都要面對生命的終點,瓊瑤用她的方式離去。我們又如何以平和的心態,幫助老人面對生命的最後一段呢?
瓊瑤是一位無神論者,但她的選擇讓我們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也不妨礙我們用靈性來關懷、幫助患者找到生命的意義。
一位癌症晚期患者在接受安寧療法後,完成了自己的生命回顧計劃,錄製了家庭影片和家人道別,同時也明白了生命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他覺得人生很完滿,也為家人留下了美好的記憶,因此對死亡的恐懼減少了許多。
所以安寧療護不僅要幫助患者減輕病痛,也要幫助家人和患者共同面對生命的終點。一項綜述性研究表明,家人在患者臨終溝通中非常重要,家庭的參與可能會提高患者的生活和死亡質量。
通過整合醫學和四維健康的理念,我們可以為老年人提供量身定做的身體、心理、社會和靈性全方位的支持。作為家屬,應該多陪伴、多傾聽,多為老人創造更多的幸福時刻。作為社會的成員,我們可以推動這種安寧療護的發展,同時幫助更多的人以贈言的方式告別人生。
讓我們用醫學和愛,讓每個人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活得有意義。@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觀賞視頻:
責任編輯:李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