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4日訊】(記者陳俊村報導)南極地區的海水鹽度正在升高,而且海冰逐漸消逝,但科學家還不確定其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
據「生活科學」(Live Science)網站報導,自2015年以來,南極海冰一直在減少,這個結果與模型預測相反。
到了2023年,南極海冰的面積比預期平均面積創紀錄地減少了60萬平方英里(155萬平方公里)。在該年7月冬季最高峰時,該地區缺少了一塊比歐洲西部還大的冰,而且沒有恢復的跡象。
這種海冰減少的現象是近幾十年來地球上最大的環境變化,將對世界氣候產生連鎖反應。
現在,科學家將南極海冰減少的趨勢與南極大陸周圍海水鹽度驟升連結起來,但這種海水鹽度上升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主導這項研究的英國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資深科學家西爾瓦諾(Alessandro Silvano)告訴「生活科學」網站說:「我們很驚訝。這是一個違反直覺的結果,因為我們通常認為海冰融化和海水淡化有關。」
他說:「這表示南冰洋發生了比較深遠的結構性變化——不僅僅是海冰,還有下面的海洋。」
南安普敦大學在新聞稿中指出,研究人員藉由歐洲衛星的資料發現,北緯50°以南地區的海水表面鹽度突然上升。與此同時,南極周圍的海冰急劇減少,威德爾海(Weddell Sea)的莫德海隆冰間湖(Maud Rise polynya,海冰中的一個大洞)也重新出現。
西爾瓦諾說:「表層海水鹽度增加使得深海熱量更容易上升,進而使下方的海冰融化。這是一個危險的反饋循環(feedback loop)——海冰減少導致熱量增加,熱量增加又致使海冰進一步減少。」
他說:「莫德海隆冰間湖的重新出現,表明當前的狀況有多麼異常。如果這種含鹽量高、冰量低的狀況持續下去,可能會永久地重新塑造南冰洋和地球。其影響已經是全球性的——風暴加劇、海洋變暖,以及企鵝和其它標誌性南極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縮小。」
在歐洲太空總署(ESA)的新衛星技術的協助之下,這項研究是科學家首次即時監控南冰洋的海冰變化。
這項研究的報告撰寫人之一、南安普敦大學物理海洋學教授加拉巴托(Alberto Naveira Garabato)補充說:「這些新發現表明,我們目前的了解可能不足以準確預測未來的變化。」
加拉巴托說:「這使得衛星和現場持續監測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了解冰海系統近期和未來變化的驅動因素。」
上述研究成果於6月30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