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1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Louise Chambers報導/趙孜濟編譯)一位喜歡海洋的法國攝影師拍攝了一張令人驚歎的海上暴風雨的照片,這張照片看起來就像是希臘神話中的海神波塞冬(Poseidon),戴著王冠,從海洋深處徐步而出。
34歲的前工程師馬蒂厄‧里夫林(Mathieu Rivrin)是一名全職攝影師,住在法國西北部布列塔尼大區菲尼斯泰爾(Finistère)省的朗代爾諾(Landerneau)。今年1月,一場長達數天的暴風雨襲來,菲尼斯泰爾省進入暴雨警戒狀態。里夫林抓住了這個時機,衝出去拍攝海洋照片。
他在驚心動魄的海浪碰撞中拍到了海神。
「我大約在中午12點左右到達那裡,當時正值退潮,海浪確實很大。而到了下午,海浪會更大」,里夫林告訴《大紀元時報》,「下午6點左右,夜幕即將降臨,那時的海浪令人歎為觀止。有一系列的波浪持續了10到15分鐘,呈現出特定的形狀。它們都很巨大。」
當海浪撞擊萊斯科尼爾(Lesconil)防波堤(保護港口及船隻的港口防波堤)時,一個比其它波浪更大的浪頭出現了。
「直到我回到家,我才發現了這張照片,還有海浪中海神的臉。」里夫林說,他通常不會給自己的攝影作品起名字,「我的目標是讓人們看到照片,看到他們想看到的東西。」
然而,在看到這張照片後,很多人強烈要求稱之為「波塞冬」(Poseidon,希臘神話中海神)。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會稱它為『波塞冬』,但既然公眾已經這麼叫了,給它起這個名字就很自然了。」他說。
里夫林從工程師轉型成為攝影師的旅程始於10年前,當時他在布列塔尼的祖父母花園裡用小型相機拍攝了一張昆蟲的照片。他被「抓拍短暫時刻的喜悅」所震撼。他當時住在格勒諾布爾,每次去布列塔尼時,他都覺得有必要拍攝布列塔尼的自然風光。
現在,他將他的風景攝影分為三大主題:冬天、海浪和風暴。里夫林將風暴和波浪區分開來,因為有時候僅有風暴但沒有波浪,反之亦然。
他說,這「聽起來很矛盾」,但是,由於大西洋的浪濤洶湧,大風風暴並不總是意味著大浪,所以他喜歡將兩者分開。
「暴風雨真的給人以特殊的感覺」,他說,「它有粗獷的一面,比如冰雹陣雨,有風,有寒冷的感覺,因為是冬天;以及聽覺的感受,包括風的咆哮、波浪撞擊岩石或堤壩的聲音。」
「所有這些都是我喜歡的,我喜歡風暴中的冒險,甚至超過了對攝影和海浪主題的喜愛。」
里夫林回憶起他在布列塔尼抓拍海浪的願望,他說大海一直吸引著他。
「我小時候和父親住在一起,他是一名水手……在我床頭上方有一張暴風雨中的燈塔照片」,他說,「有一天,我想親眼看看那個燈塔,去那裡和其他攝影師一起拍照。」
「菲尼斯泰爾省附近有歐洲最大的燈塔群。……每座燈塔都有一個關於燈塔看守人的故事。這些都是我小時候讀過的故事。」
2016年,里夫林在「魯齊卡」(Ruzica)風暴期間從直升機上拍攝了朱芒(Jument)燈塔和德維耐克(Tévennec)燈塔的照片。
「我以天氣條件而決定去什麼地方攝影」,他說,「我不會事先選定一個地方。暴風雨的特點決定我要去哪裡。」
在拍攝過程中,里夫林總是盡力保證安全,但他喜歡在海邊攝影,因為這可以讓他抓拍到波浪的整個高度。
「憑藉對地形的充分了解,我去那些很難到達的地方攝影」,他說,「我曾經被海浪打濕過,但從來沒有被捲走。」
里夫林的攝影裝備包括全畫幅無反光鏡索尼相機,焦距範圍為16到100mm,可以覆蓋任何類型的圖像,包括廣角和特寫。有時他的拍攝對象離海岸超過2公里(約1.2英里)。如果他正確地把握了拍攝的時間並有很好的構圖,他就很少需要修飾。
「我從不使用閃光燈,一旦圖像是灰色的,我就不感興趣」,他說,「但是波塞冬的照片讓我改變了想法,因為它證明了在沒有光線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拍攝美麗的圖像。」
里夫林著迷於布列塔尼的自然色彩,尤其是其日出和日落色調以及碧綠的海水,他有幸在聖米歇爾山抓拍到了北極光。他曾旅行去法國攝影機構Photographes du Monde,並教授攝影課,他於2022年3月用無人機拍攝的聖馬洛漲潮時分大海與城市交匯處的照片,登上了《巴黎競賽畫報》(Paris Match)。
全球媒體對海洋攝影的熱情改變了里夫林和他的同行的遊戲規則。
「幾年前,在海岸上,我們最多只有兩到三名攝影師拍攝風暴和海浪的照片」,他告訴《大紀元時報》,「現在,它已經變得非常流行。我很高興看到人們在暴風雨和大風時不待在家裡,而是出去觀看海上奇觀。」
「我分享我的照片,讓人們想來看看這些風景,無論是暴風雨還是碧綠的海水。這讓我感到自豪。」
原文「Photographer Captures Epic Storm Waves With One of Them in the Shape of Poseidon Wearing His Crown」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