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斷食者易死於心臟病?醫生揭減重護心關鍵

【大紀元2024年04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王佳宜綜合報導)「168斷食」是近來流行的減肥方法,然而一項對2萬名美國人的研究發現,每日進食時間跨度少於8小時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91%。

2024年3月18日,這項研究的初步報告在美國心臟協會舉辦的會議上發表,但尚未刊登在同行評審的學術期刊上。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發布的新聞稿,研究人員回顧了2003年至2018年度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 (NHANES) 參與者的資料,包括逾2萬名參與者,平均年齡49歲,隨訪時間平均8年,最長隨訪17年。與同期死亡人數數據對比,發現採取168斷食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91%。

對於已經患有心臟病或癌症的人,採取168斷食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更高。相反,癌症患者每天進食的時間跨度超過16小時,與癌症死亡的風險較低有關。

另外,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每天進食時間8至10小時的人,心臟病或中風死亡風險也會增加66% 。

該項研究作者之一、中國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鍾文澤表示,與每天12-16小時的典型進食時間範圍相比,縮短進食時間並不能延長壽命。尤其對於心臟病或癌症患者來説,更需要了解8小時進食與死亡風險的聯繫。但他也強調,這項研究並不意味著間歇性斷食會導致心血管疾病死亡。

這項研究採用的調查方法有其侷限,參與者在首年填寫兩次問卷,回憶上一日的飲食,也就是說,參與者的飲食習慣只是通過兩天的情況確定的。問卷中報告的飲食情況不排除回憶的偏差,也不能代表整個調查期間的飲食習慣。

新聞稿引述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克里斯托弗.D.加德納(Christopher D. Gardner)的說法,期待研究正式發表後可以揭示參與者更多的飲食細節,來探究背後的原因。他指出,目前還不清楚是什麼因素導致進食時間較短者更容易死於心血管疾病,其中一種可能性是他們沒有攝取足夠的營養,而不是進食時間長短的問題,但這項研究目前發表的部份還未有提到參與者的飲食模式。他也希望了解這項研究中8小時進食人群有哪些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

斷食對心血管有益嗎?醫生說法不一

這項研究引起了輿論關注。美國紐約北方醫學中心首席執行官楊景端博士在他的四維健康節目中表示,過去不少研究發現間歇性斷食可以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二型糖尿病風險,以及減低身體炎症反應等,這些都是對心血管健康有益的。然而這項最新研究的結論,完全顛覆了過去間歇性斷食對健康有好處的説法,令公眾感到十分困惑。

楊景端分析說,這個結論是通過對2天内進食的情況的回憶,推論長達10年的健康結果,顯然是不合理的。此外,在調查進行的時間,「168斷食」的理念還沒有很流行,那些進食時間較短的人並非為了健康,可能是他們的生活習慣不好而忽視了吃飯。他也強調,這項研究還沒有在學術期刊正式發表,不能當作結論看待,而部份媒體的誇張報道是不太負責任的。

不過,也有醫生認為,雖然168斷食有助減肥,卻不一定對心臟有好處。

台灣心臟內科醫生、宇平診所院長劉中平博士在新唐人「健康1+1」節目中表示,雖然這項研究沒有深入個體的生活方式,但由於研究涵蓋人數眾多,相信是一份值得重視的研究報告。他提到,此前正式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其它研究也發現,間歇性斷食對於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作用有限。

斷食未必降血糖 小心減掉肌肉

近年來,醫學界對於斷食進行了大量臨床實驗,然而實驗的方法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在斷食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上還未有一致的結論。

2018年發表在《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發現,每日下午3時前吃完晚餐,下午3時之後斷食,有助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胰島素分泌,增強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避免發展成二型糖尿病。

然而,另一項將進食時間設定在下午到夜晚的研究就沒有發現斷食對血糖代謝的好處,還發現斷食可能造成肌肉流失,對於肌少症患者尤其危險。這項研究在2020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

參與實驗的肥胖者被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採用168斷食,斷食時間是從晚上8時到翌日中午12時,即不吃早餐;另一組則採用一日三餐。在12周之後,採取168斷食的人體重下降較多,但他們減少的體重大部份是肌肉,脂肪減得不多。肌肉量下降不僅會讓體力變差,更容易復胖。至於其它代謝指標,包括血糖、胰島素、血脂等,168斷食都不比一日三餐改善更大。這項研究顯示,在不改變飲食內容的情況下,168斷食對減肥和保護心血管沒有太大好處。

劉中平表示,採取斷食控制體重,如果方法不當很容易減掉肌肉,原因是人在飢餓狀態下,肌肉可能會分解,然而在進食期間,可能不自覺吃進高熱量飲食,長出更多脂肪。如果沒有配合大量運動,容易造成體重減掉不多,但肌肉流失很多。

不吃早餐斷食最「傷心」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實驗中的進食時間限制在中午12時到晚上8時,從生理時鐘的角度來說不是最佳選擇。研究人員解釋,這是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吃早餐比不吃晚餐更容易堅持。

然而,不吃早餐可能引發代謝紊亂,損害心血管健康。有研究發現,在排除了年齡、性別、種族等影響因素後,與每天吃早餐的人相比,不吃早餐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75%,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了158%,死於心臟病的風險增加134%,死於中風的風險增加253%。

減肥忌挨餓 關鍵要吃好食物

劉中平也從親身經歷中發現,168斷食並不適合所有人。幾年前,他嘗試過168斷食,但實在很難忍受16小時不吃東西,只能斷食14小時。兩個月內,他減重2公斤,但膽固醇指數並沒有降低,而膽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標。他發現,自己在斷食期間非常飢餓,於是到吃飯時間會吃更多高糖、高油食品,也吃更多肉類。

劉中平引述去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旗下期刊《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項隨機對照臨床實驗發現,間歇性斷食有助於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體重和血糖,但血脂、膽固醇、血壓等指標則沒有明顯變化。

劉中平認為,168斷食注重延長飢餓的時間,對減重確實有幫助,但有沒有吃到健康食物對心血管健康影響更大。另外,如果在斷食結束後吃得太飽,反而會增加心臟負擔。

劉中平現在經常對需要減重的患者說:「減重絕對不能餓,太餓就沒辦法成功。」他認為,減重時,要吃更多富含營養、能帶來飽足感的食物,吃更多蔬菜,更多蛋白質如魚肉、去皮雞肉,更多好油脂如橄欖油、堅果等,如果沒有糖尿病,也可以多吃一些水果。至於需要減少的食物,包括精緻澱粉、油炸食品、飽和脂肪及紅肉類,這些食物攝入過多都不利心血管健康。

除了多吃健康食品之外,對於採用168斷食控制體重的人,劉中平還提出以下建議:

1. 要檢測血脂、血糖、血壓指標,留意減重對心血管的影響。

2. 斷食時間的選擇也很關鍵,晚上斷食比早上斷食更健康。

3. 適量運動,配合多吃蛋白質,有助增肌減脂。@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張曉慧、李凡

「三藩有話説」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1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