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酸梅湯,不僅是夏日消暑的佳品,更有助於減脂、防血栓和降血壓等。本文將深入探討酸梅湯的多重健康功效,並分享如何輕鬆自製這款宮廷御用飲品。
酸梅湯中的山楂、洛神花和甘草,酚類化合物含量都很高,都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烏梅也有保護胃腸道健康、降血脂等作用。
酸梅湯的由來
在中國古代,酸梅湯不僅是一種消暑的飲品,它的簡易版烏梅汁,還曾被用來救治感染溫疫的災民;到了清朝,通過御膳房的研發,它成了乾隆帝和皇室最愛的減肥養生飲品。
相傳清朝建立後,滿洲人的生活越來越好,很少再去騎馬打獵,運動量減少,體重增加。乾隆皇帝為了讓滿族人不再變胖,下旨讓宮廷御廚想辦法解決。御廚研製出酸梅湯配方,於餐前餐後各喝1碗,幫助人們減肥瘦身。
酸梅湯因其酸甜可口,成為宮廷裡的高人氣飲品,流傳至今。
酸梅湯的做法
材料:準備烏梅、生山楂、洛神花、甘草和冰糖。
作法:將食材洗淨後放入電鍋內,加1800cc的水,按下開關,等開關跳起後燜20分鐘,加入冰糖即可飲用。
酸梅湯的作用
酸梅湯不僅能解油膩,還能促進消化吸收,以及消脂、降壓、防血栓和避免肥胖等。那是因為酸梅湯中的山楂、烏梅、洛神花各具特色,發揮出了各自的天然作用。
●山楂消脂降壓
首先,介紹酸梅湯中的重要成分山楂。它最突出的作用是消肉食積和降血脂。山楂能促進消化吸收,減少脹氣。它是治療高血脂症最常使用的單味中藥。山楂具有抗發炎和抗氧化潛力,可以單獨服用,也可以添加到中藥配方中。
山楂富含槲皮素等多酚類抗氧化劑,能降血脂,並以劑量依賴性方式抑制脂肪細胞中的脂肪滴積累。
有研究顯示,山楂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山奈酚和槲皮素對應多種靶點,具有潛在調節生物過程的作用,如增殖、凋亡和氧化應激,並對胃腸道腫瘤具有潛在的抑製作用。
山楂還常被用來煮肉。中醫典籍《本草綱目》提到,「煮老雞硬肉,入山楂數顆即易爛,則其消肉積之功,蓋可推矣。」大意是,燉肉時放一點山楂,讓肉更快煮熟、軟爛,容易咀嚼,易於消化吸收。
注意:山楂酸度很高,不宜空腹吃,以免增加胃酸,過度刺激胃黏膜。
●烏梅助胃腸道健康
烏梅是酸梅湯的靈魂。喝酸梅湯時,那股酸溜溜略帶煙燻的味道,就是來自烏梅。所謂「烏梅」,就是青梅經過煙燻炮製後的梅子。梅子也叫亞洲李或日本杏。
中醫古籍《本草鋼目》提到,「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反胃嗌膈,蛔厥吐利。」大意是,烏梅能夠收斂肺氣,能止住長期咳嗽和腹瀉,還能緩解反胃、打嗝和蛔蟲引起的嘔吐、腹痛。
烏梅有一個經典處方是「烏梅丸」,現代用於治療慢性胃炎,以及舒緩胃發炎引發的胃食道逆流和脹氣等症。另一個叫「烏梅汁」,能生津止渴、止咳、解宿醉酒毒,緩解宿醉醒來的頭痛和不適。
梅子萃取物可以用來預防或治療抗癌藥物引起的黏膜炎和其它胃腸道損傷,減輕化療副作用,而且還具有抗癌潛力。
梅子以其保肝、抗氧化和抗發炎特性而聞名。一項對45名健康志願者進行的隨機、雙盲實驗表明,與安慰劑相比,每日服用梅子3個月,對肝功能、血脂狀況和抗氧化能力都具有顯著的有益影響。
其實,早期傳統的酸梅湯只有烏梅和白糖,所以也叫烏梅白糖湯。後人為增強功效,讓味道更有層次,就加入了山楂、洛神花和甘草,遂演變成今天的酸梅湯。
●洛神花護膚降三高
最後,介紹酸梅湯中的洛神花。深紅色的洛神花花萼被譽為「植物界紅寶石」,具有護膚和降血壓的作用。有研究顯示,口服洛神花茶6個月可顯著降低血壓,提高抗氧化水平,還可保持膚色紅潤。
一項有16名患代謝症候群老年女性參與的隨機對照實驗發現,連續21天每天2次飲用洛神花茶(劑量2克),可降低體重、血壓、血脂和血糖。代謝症候群包括過重/肥胖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異常代謝問題。
此外,洛神花還能利尿,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鈉和水份。注意,腎不好的人和血壓低者,不宜大量飲用洛神花茶。@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觀賞視頻:
責任編輯:李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