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莉‧巴庫斯(Kelly Barcus)不喜歡笨重且夾腳的登山靴,於是開始在網上搜索更好的選擇。
很快,她看到了一個陌生的詞彙:「極簡鞋」(又譯赤足鞋,Barefoot Shoes)。這種「幾乎不存在」的鞋子似乎並不適合她徒步過程中遇到的崎嶇、潮濕且不可預測的地形。
「當時我仍然覺得自己需要鞋子的保護和支撐,我不知道自己的腳是否能承受得住。」巴庫斯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說道。
然而,她無法忽視她所了解到的事實。赤足鞋或極簡鞋採用寬腳趾設計,以緩解徒步常見的腳趾擠壓問題,這種問題通常會導致水泡和嵌甲。更薄、更平的鞋底能讓雙腳更好地「感知」地面,提高對不平地面的反應速度,從而增強身體的平衡感和覺察力。

她購買了一雙赤足鞋,但在下一次背包旅行中仍然穿上了她信賴的登山靴。然而,當她帶著熟悉的酸痛回到家時,她後悔了。
「從那以後,我就徹底放棄了登山靴,開始把所有的鞋子都換成赤足鞋或極簡鞋。」巴庫斯說。
極簡鞋越來越受歡迎,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輕鬆上腳,從此不再更改。然而,即使只是偶爾穿穿,並正確地進行過渡,也可以幫助我們的雙腳恢復其自然功能。
極簡鞋是嬰兒的理想選擇,因為他們需要依靠肌肉學習如何行走。布列塔尼‧巴林斯基(Brittany Balinski)就是這樣發現極簡鞋的。她在為自己一歲的寶寶尋找合適的鞋子時,發現了德國的極簡鞋品牌Wildlings,並對其一見鍾情。
「我太喜歡它們了,於是決定給自己也買一雙。」她告訴《大紀元時報》,「我很高興得知,成人也可以穿極簡鞋。只要看看鞋櫃裡那些不符合腳型的鞋子,就會發現這很合理。」
巴林斯基的母親在1970年代經常穿厚底鞋和楔形鞋,導致她晚年出現了嚴重的足部問題,不得不接受雙腳手術。巴林斯基希望避免這種情況,她認為極簡鞋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有一次,她穿著極簡鞋在嬰兒博覽會上走了一整天,回家後卻沒有像往常一樣迫不及待地想脫掉鞋子。這一經歷讓她更加相信極簡鞋的好處。
如今,她已成為英國的赤足鞋倡導者,並從家裡開始推廣這種鞋子。「我剛收到鞋子那天,我丈夫就問:『為什麼不給我也買一雙?』所以我立刻又訂了一雙。結果,我們一週內收到了三次Wildlings鞋的快遞。」巴林斯基說,「自那以後,我們再也沒有買過普通鞋了。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的極簡鞋收藏也逐漸擴大。現在,我們家四個孩子全部都穿極簡鞋。」
逐步過渡
對於足部健康良好且無受傷史的兒童和成人來說,快速更換鞋子通常不會有問題。但有些人可能需要選擇過渡鞋,或先嘗試部分時間穿著極簡鞋,以適應新鞋型。
普通鞋可能會讓雙腳「退化」,就像石膏固定骨骼一樣,限制了肌肉的運動。當我們的腳無法在鞋子裡自由活動時(比如高跟鞋或尖頭鞋),肌肉會失去質量和力量,導致疲勞,甚至影響肌肉的新陳代謝。而運動對於肌肉代謝至關重要,因為它能增加三磷酸腺苷(ATP),這種細胞能量物質可以幫助心跳、呼吸等基本功能,同時讓肌肉收縮和放鬆。
然而,根據國際足病專家艾米莉‧斯普利查爾(Dr. Emily Splichal)的研究,許多人在換穿極簡鞋時會感到疼痛。她將其比作剛拆掉斷腿石膏後就去跑步,可能會導致問題。
斯普利查爾建議,在決定換穿極簡鞋之前,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目前和過去的足部傷病情況
-平時站立的時間
-個人的健身和活動水平
-腳部力量
-是否進行足部鍛鍊
-腳型(高足弓、扁平足、腳趾長度等)
「這就是為什麼我不能推薦某一種特定的鞋子」,斯普利查爾告訴《大紀元時報》,「因為腳型的不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日常行走5,000到10,000步的情況下全天穿著極簡鞋。」
極簡鞋如何增強雙腳力量?
研究表明,極簡鞋有助於增強足部力量,並且越接近自然赤足狀態,效果越顯著。
2024年發表在《運動科學雜誌》(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上的一項研究發現,9至12歲的30名學生在學校穿著極簡鞋20週後,腳部肌肉的大小和力量均有所增強,足弓也得到改善。
另一項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發現,每天穿極簡鞋6個月後,腳趾彎曲力量增加。而足部肌肉力量不足可能導致腳趾變形,如:
-錘狀趾(腳趾在中間關節處向下彎曲)
-拇囊炎(大腳趾向其它腳趾傾斜)
-爪狀趾(腳趾向下彎曲並收縮)
研究還指出,增強足部肌肉力量有助於改善穩定性和平衡,降低跌倒風險,而跌倒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影響尤為嚴重。
極簡鞋的研究通常基於「極簡指數」進行評分,包括以下五個標準:
1. 鞋子的重量
2. 鞋底的柔韌性(能否彎曲、捲起或扭轉)
3. 鞋跟至腳趾的落差(大多數鞋子的內部設計都會影響這一點)
4. 鞋底厚度(皮膚與地面之間的材料多少)
5. 運動控制或穩定性裝置(如足弓支撐或鞋跟杯)
斯普利查爾指出,某些人(如有肌腱損傷或韌帶極端鬆弛的人)不適合穿極簡鞋。
現代鞋的演變
鞋子並非總是以時尚為主導,而是曾經以實用為主。過去的鞋通常是涼鞋或寬鬆的皮鞋,甚至沒有區分左右腳。
二戰期間,由於材料短缺,美國的鞋跟高度被限制在不到一英寸,英國則更低。戰後,隨著工業化發展,廉價替代材料興起,鞋的風格迅速多樣化,時尚成為衡量「好鞋」的標準。
但這種趨勢也帶來了足部疼痛問題,許多現代鞋的設計(如額外的緩衝和支撐)都是為了緩解這些不適。
如今,越來越多的新人在婚禮上穿運動鞋或極簡鞋,而不是傳統皮鞋或高跟鞋。巴林斯基對此趨勢表示讚賞,並認為Z世代比過去的幾代人更注重舒適性。
如何選擇極簡鞋
極簡鞋的價格不一,有些品牌售價超過100美元,但也有更實惠的選擇。
巴庫斯建議:「買一雙價格適中的鞋試試看,體驗過後再決定是否繼續穿極簡鞋。幾乎所有嘗試過的人都會說:『穿上後,我再也不想穿普通鞋了。』」◇
英文報導請見英文《大紀元時報》:「Barely There」 Shoes May Be Better for Your Feet。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韓玉#